新闻动态
站内搜索
搜索

关于做好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1.07.21    作者:    来源:    访问人数:10604

集团各单位:  
      现将省安委会《关于做好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皖安〔2011〕4号)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日   



关于做好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   

皖安〔2011〕4号
   


各市人民政府,广德、宿松县人民政府,省有关部门、单位:   
      为切实做好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省政府领导同志指示和有关法规标准规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工作   
      去年,我省因连续高温天气引发的人员中暑、中毒事故时有发生,随着今年7、8月份高温天气来临,高温天气环境对安全生产和从业人员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要从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和劳动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要加强对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和劳动保护工作的领导,超前筹划,及时部署,把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工作纳入当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   
      二、做好适时监测,及时预警预报   
      各市气象主管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负责高温天气适时监测和预警预报。   
      电视、广播等媒体应根据各市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直接提供的有关高温天气适时气象信息和预警预报,及时播报高温天气气象信息。电视媒体应当在电视屏幕上显示高温天气预警标识。高温天气预警标识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为黄色,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为橙色,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为红色。   
      三、强化宣传教育,发放高温补贴   
      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工作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街道、社区、乡村的活动室、文化站、文化广场以及各单位的宣传栏等场所,指导公众了解防范高温中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增强自救、互救能力。各用人单位要认真研究结合高温季节生产作业特点,制定针对性较强的高温季节中暑应急措施,对劳动者进行有关防暑和中暑急救宣传教育,增强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工作的自我劳动保护能力。   
      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工作,用人单位除按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外,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补贴。具体发放标准按省有关部门下达的规定标准执行。   
      四、合理安排时间,采取防护措施   
      用人单位应当切实做好高温天气职业健康监护和防暑降温工作,制定防暑降温措施,在高温天气期间合理安排劳动者工作时间,保障安全生产,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不含37℃)为一般高温天气,用人单位应当落实防暑降温措施,努力使劳动者工作场所温度降至35℃以下(不含35℃),确保防暑降温设备、器材正常运行,并暂停12时至16时高温时段露天工作。   
      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不含40℃)为中度高温天气,用人单位经采取降温措施不能使劳动者工作场所温度低于35℃的(不含35℃),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一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并暂停11时至16时高温时段露天工作。   
      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为强度高温天气,用人单位经采取降温措施不能使劳动者工作场所温度低于37℃的(不含37℃),应当停止工作。   
      因生产工艺要求,不能按规定停止高温作业或不能暂停高温时段露天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2007)中高温接触限值要求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229.3-2010)的要求,通过计算高温作业接触时间率和体力劳动强度,确定并执行高温作业的WBGT指数限值。同时,用人单位应对高温作业的健康危害、环境热强度、接触高温时间、劳动强度和工作服装阻热性能等开展全面评价,在此基础上对高温作业进行分级,对不同等级的高温作业按要求实行分级管理。   
      因应急抢险需要,劳动者须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减少高温接触时间,做好防止高温中暑的应急准备。   
      五、严格执行标准,保障职工健康   
      各用人单位要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41-2002)等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认真落实有关防暑降温措施,加大防暑降温经费的投入和防暑降温物品发放,增添必要的降温设备,改善露天和高温工作场所的通风、隔热、降温条件;凡工作场所有高温、高湿和夏季露天作业的用人单位,要对高温作业岗位的通风、降温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加强对劳动防护设施和用品的维护管理,确保设备设施安全正常运行;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期间因地制宜设立工间休息场所,工间休息场所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设在工作区域内或离工作地点不远的地方,并隔绝高温和热辐射影响;   
      (二)设有凉棚、座椅、风扇等基本防暑降温设施,并备有清凉饮料和常用防暑药品;有条件的可增设空调、喷雾风扇及淋浴设施;   
      (三)通风良好。   
      存在高温作业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要请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用人单位应落实对高温作业人员的健康体检。患有心、肺、血管器质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压、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天气露天工作或室内高温工作的劳动者和怀孕的女职工,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期间调整其工作地点或工作岗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调整工作地点或工作岗位的,应当采取应对突发疾病的预防措施。   
      六、加强责任落实,强化监督检查   
      各地、各部门要强化用人单位的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工作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工作管理制度和防护措施,明确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认真履行防暑降温和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和义务。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工作的宣传教育,普及高温天气防暑降温的知识,组织职工学习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工作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提高从业人员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和重点部位的监督检查,加强对露天开采、燃气、道路运输、市政管养、建筑施工等行业和重点人群监督管理,切实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检查,防止车辆因高温造成性能衰减、自燃、爆胎以及疲劳驾驶、超速超载等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   
      各有关用人单位要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保持信息畅通。一旦发生中暑、中毒等事故,要及时、准确、快捷报告事故。不得出现迟报、漏报、瞒报等行为。因工作不力、麻痹大意、松散懈怠,导致重大、特别重大责任事故发生的,要按有关规定严肃追究主管部门及当事人责任。   
      请将本《通知》转发贯彻落实到本辖区内各县(市)区和本系统管辖的有关单位和企业。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上一篇:关于推荐知识产权海外维权专家的通知

下一篇:转发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火灾防控工作的通知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祁门路1779号 邮编:230071
?2001-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06341号-2公安备案号:34010402700234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